
时间: 2024-07-08 16:51:15 | 作者: 模温机
为加快解决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培养更多水利人才,2014年贵州省水投集团公司与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参与筹建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水职院)。
此后,为夯实合作基础,2015年8月省水投集团公司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贵州水投综合事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原名贵州职业教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今年7月更名,下称综管公司),具体负责推进校企合作。
双方合作以来,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层次地融合,企业与学院无缝对接,成功探索出一条整体融资建设水职院新校区的道路,破解了学校融资难的问题,“水校模式”树起贵州校企合作的一面旗帜。
2015年5月7日,时任贵州省政府主要领导到水职院新校区调研,对学校围绕“水文化”进行校园规划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在保持原有风格风貌的基础上,运用山水、亭台、池塘、田园等标志性农耕文化符号,省市县、城校企联动,统筹规划设计,建设错落有致、山水相连,与时光贵州小镇相呼应、相媲美的乡愁园,努力打造最美职业学校。但由于资金原因,工程建设推进缓慢。
为破解水职院新校区建设难题,在省政府和省水利厅主导下,省水投集团公司、水职院按照“学校性质不变,双方产权明晰”的原则,探索置换老校区、经营新校区的思路,将原水校蟠桃宫老校区资产评定估计后划转省水投集团公司开发经营,由省水投集团公司负责解决水职院新校区建设短缺资金。资金有了保障,新校区建设得以快速推进。2016年初,一所围绕“水文化”规划、融入“水元素”建设的花园式学校呈现在清镇职教城。
近日,笔者走进水职院校园,润泽楼、都江堰微缩景观……以水为魂的校园文化处处彰显,“清镇职教城最美校园”名副其实。来到水利工程综合实训中心(大禹馆)参观,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的实训中心让人震撼。中心集水利水电类专业教学、职工培训、科研、科普、学术交流等多种综合功能于一体,在2018年被贵州省教育厅列为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综管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张然告诉笔者,企业前期融资支持学校办学、后期参与学校运营管理,这在贵州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上是绝无仅有。
今年6月,经省发改委立项的课题《贵州省加快发展现代水利职业教育研究》结题。结题报告认为,省水投集团公司与省水利电力学校校企合作的“水校模式”,不仅引领贵州职业教育改革,在全国也属首创,其创新的做法、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按照“校企合作”有关精神,水职院后勤经营管理由综管公司负责。“学校食堂是‘粮心’工程,其实更是‘良心’工程”。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张然总是这样强调。“良心工程”,这是综管公司对社会的“良心誓言”。
综管公司提高政治站位,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格外的重视后勤管理工作。今年5月18日,水职院成为全省第一所非毕业班级学生全部返校复学的高校,这背后离不开后勤保障的有力支撑。
记者走进学校食堂看到,规范专业的管理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整齐排放的员工水杯、井然排列的餐厨用品、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处处体现综管公司后勤工作的细致、精致、极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为保证学校师生在校“舌尖上的安全”,综管公司在全省高职院校学生食堂中率先导入“4D”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即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此外,综管公司还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对食品加工全过程进行适时监控,一经发现有不卫生、违反安全操作行为,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促使从业人员规范操作。每一个到位、每一项措施,都致力于实现食堂运营过程安全、卫生、高效与品质,食堂投入运营以来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在确保食品安全、让广大师生吃得放心、吃得开心的基础上,公司还注重加强“食欲”和“食育”两项工作。在“食欲”上,除保证基础伙食外,还加强特色菜品的开发,持续不断的增加花色品种,满足多种群体需求,让学生有食欲;在“食育”上,因地制宜开展校园饮食文化建设,加强环保理念、厉行节约等方面教育引导,让学生养成好习惯,促使更多的学生在食堂不仅获得健康和美味,更获得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省水投集团公司作为全省骨干水源工程投融资建管主体、水务产业一体化市场主体、水业多元化经营主体和生态渔业主体,需要大量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支撑。
为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才教育培训目标,优化完善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进一步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搭建毕业生实习实践和就业平台,同时更好为全省水利建设服务,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省水投集团公司与水职院建立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双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专业技能、科研合作等作为专业建设改革发展趋势,推动现代水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针对水利工程档案人才缺乏的实际,双方建立水利工程档案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院开设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向和水务管理等专业,不仅拓宽了学生成长成才平台,还打通学生就业通道。
来自威宁的吴孟是水职院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家境困难的他从大一入学起,几乎天天都会到学校一食堂勤工俭学。
“中午和下午吃过饭后,我就开始干一小时的活。我负责打扫卫生,并给食堂里的工作人员打下手。”吴孟说,这份工作让他每月1号都能收到600多元的工资,并且他在食堂用餐是免费的,开学时学校也免除了他的学费及住宿费。
求学路上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吴孟的规划是好好学习,以后回到家乡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学校后勤服务中心负责的人介绍,目前综管公司通过在食堂、超市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帮助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会了自力更生,劳动报酬也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这部分岗位对学生而言比较灵活,只需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也不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
此外,综管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校农结合”、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有关要求,采取直接向贫困户采购,通过省直工委、省教育厅搭建的采购平台采购贫困户农产品600余吨,采购金额达500多万元。公司吸纳了3户精准贫困户、40名失地农民、13名下岗失业人员、20名复退军人为产业工人,提高产业扶贫精准度和实效性,为全省精准扶贡献力量。公司在职工食堂、超市还设置了贫穷的地方农产品销售专柜,倡议干部职员消费扶贫,拓宽贫穷的地方农产品销售经营渠道,以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在水职院第一学生食堂入口处,一块挂在墙面上的金质牌匾赫然写着“贵州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据悉,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评选条件相当严格,A级是我省餐饮服务业的最高卫生等级。水职院是清镇职教城所有高职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综管公司始终围绕“安全、纪律、规矩、规范”的要求,遵循“建标准、创品牌、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优质服务、规范管理为核心,以“细致、精致、极致”为目标,大力推进各部门、各岗位标准化建设,从改善人居环境、饮食上的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角度着手,着力打造服务品牌,努力提升公司形象,逐步的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作为国有企业,我们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对党忠诚,政治合格,保障有力的政治责任;践行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社会责任;恪守以水立业,以人兴业,服务为先,发展至上的发展理念,高质量高标准为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综合事务保障,并在水利人才培训和水利工程档案咨询等业务方面积极作为,有所建树。”张然如是说。
如今,综管公司的经营事物的规模已拓展到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公司已形成“党建引领强基固本,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校企合作成果丰硕,生产经营持续向好,质量安全一体推进,效率效益并驾齐驱,职工队伍发展壮大,总实力不断的提高”的良好发展格局。